首页
搜索 搜索

售价9.9元AI写真爆火 算力变现的一种可能

21世纪经济报道     2023-07-27 19:24:11

记者陶力 张梓桐 上海报道


(资料图片)

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C端加速落地。

近日,国内诞生出一款堪称“杀手级”的AI应用:只需9.9元,上传21张照片,便可生成一套足以与天真蓝、海马体等专业摄影机构媲美的AI写真,并可将图片上传微信朋友圈、微博等社交平台。

凭借着清晰美观的生成照片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,妙鸭相机迅速引爆社交网络。近日,在高峰期妙鸭相机排队人数一度超过4000人。但与此同时,因相关用户条款的不完善,这款应用也引起了监管层注意。

7月26日,上海市消保委发文称,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的工作人员翻完该小程序的服务协议,并没有找到退款相关条款。上海市消保委认为,此项协议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。

对此,妙鸭相机于同日发文回应称,妙鸭相机提供的是基于算力的服务,因此照片生成后即视为服务完成。如果因为技术问题,造成数字分身生成失败,可以退款,而且免费再次生成。

过去多年,类似的AI应用层出不穷,但甚少收费。大多数应用也昙花一现,最后消失在用户的视线中。而此次妙鸭相机设置的收费门槛,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成本的考量,能走多远仍有待观望。而对于眼下的创业者来说,则看到了细分应用商业化的可能。

图像应用走红

SensorTower 发布的《2023年AI应用市场洞察》报告显示, 2023年上半年,全球AI应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。其中,聊天机器人和图像生成是最热门的AI赛道,AI“聊天机器人”应用的下载量占全球前100名AI应用中总下载量的 49%,而AI图像生成应用的下载量占比为31%。

此前,海外已有不少类似的应用,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市场反馈。

如根据用户上传的10-20张露脸照,即可自动生成不同风格人脸照片的Lensa AI;日均流水超83万美元、模板生成场景照片的Remini,均收获了一大批海外用户。《Lensa AI》因推出头像生成功能而受到用户追捧,下载量突破1亿次。

一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,此类应用的开发其实并不存在很多技术上的瓶颈,难的是如何与用户需求、痛点完美结合。妙鸭相机输出的图片质量和数据集无关,与算力有关。在无限填充细节后是否与本人相像,则关系到原始图片的质量。针对某一张AI生成的图片,人会做出“像不像”的判断,但AI只有“某种像素组合在神经网络里被评判为更优予以保留”的动作,因此在AI组合了一堆像素之后,还需要人来给予图片生成质量的反馈。“未来,如果妙鸭相机能节省算力,减少训练步骤,将在技术层面实现重大突破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妙鸭相机有着鲜明的“阿里系”影子。工商信息显示,妙鸭相机公众号的认证主体未序网络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,其作为主体运营的土豆网,曾于2012年与优酷完成合并,成立的合一集团则已被阿里大文娱收购,目前阿里大文娱持有优酷影视有限公司99%股权。

该公司法定代表人、执行董事、总经理均为张龙,而张龙同时也担任优酷视频(西安)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法人、执行董事、总经理。

此外,记者了解到,当前妙鸭相机调用的也是阿里云的算力,也是阿里大文娱参投的创业团队。

在前投资人、互联网观察者庄明浩看来,回头去看当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那些年,总有层出不穷的相机类工具和社区应用,这一波AI创业潮看起来似乎也类似。“即使未来收入下降,用户流失那有怎样呢?有一波钱先赚着,这对于创业的小团队而言,已经比当年移动互联网APP年代要好很多。我相信会给很多创业者更多思路和信心。”

合规的隐忧

妙鸭相机在迅速出圈的同时,也引起了一些合规方面的争议。在妙鸭相机最初版本的用户协议中,妙鸭相机可以以任何形式、任何媒体或技术(无论现在已知或以后开发)使用用户的内容。这一“霸王条款”引发质疑。

对此,妙鸭相机于7月20日在其官方公众号发出致歉声明,并对协议内容进行更改,“用户上传的照片只会用于数字分身制作,不会提取也不会用于识别和其他用途,且分身制作完成后自动删除。”

此外,将于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中也明确规定,“不得非法留存能够推断出用户身份的输入信息,不得根据用户输入信息和使用情况进行画像,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户输入信息。涉及知识产权的,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;涉及个人信息的,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。”

除了上述争议,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大,等待时间过长也成为被付费用户集中“吐槽”的焦点。妙鸭相机也进一步回应称,AI算法具有一定不确定性,眼镜等配件有可能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。为此会优化算法,尽快解决问题。

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,用户肖像带有很多个人特征,越来越多的带有“人脸识别”的APP会使用用户肖像作为解锁信息。这种多角度照片采集后,结合AI算法,被不法分子利用后,有可能生成用户的全息模型,从而进行不当使用。“公平来讲,这并不是妙鸭应用自身的问题。我们现在也没有任何线索或证据证明妙鸭APP在实施前述行为。事实上,这个风险存在于所有收集用户肖像的APP之中。”

他提醒,用户需要自行注意风险,在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前仔细了解APP的隐私政策和其运营方的合规信誉,避免出现不良后果。

X 关闭

亚洲医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 ©  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  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